各位师生、家长朋友们:
暑假已至尾声,新学期即将开启。为确保全体学生安全返校、有序开启校园生活,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与成长,请各位师生、家长一起牢记以下安全事项:
一、交通安全:守规则,护平安
1.学生上下学需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过马路走斑马线、天桥或地下通道,不闯红灯、不翻越护栏,不在马路及车辆周围追逐打闹、突然折返。
2.未满12周岁禁止骑自行车上路,未满16周岁禁止骑电动自行车上路;骑行或行走时不看手机、不听音乐,不逆行、不“脱把”、不追逐竞速。
3.家长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时,需与孩子一同正确佩戴安全头盔;学生放学时未见家长不出校门,不乘坐三轮车、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车辆,不搭乘陌生人车辆。
4.遇暴雨、雷电等恶劣天气时,需提前预留充足出行时间,避免因赶时间引发安全风险;学生和家长应提前备好雨具,穿戴防滑鞋具,注意避让积水路段、路边积水洼与掉落的广告牌、树枝等;若天气条件恶劣影响出行,及时调整上学路线与时间,必要时联系班主任说明情况,优先保障人身安全。
二、校园活动安全:防意外,拒欺凌
1.上下楼梯、通行楼道需靠右慢行,不推挤、不奔跑;在食堂、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自觉排队,避免踩踏事故。
2.严禁携带刀具、棍棒、“萝卜刀”、激光笔等危险物品或易引发不良行为的玩具进入校园,发现同学携带违禁物品需及时告知老师。
3.不攀爬护栏、无防护平台,不将身体部位伸入门窗缝隙,不把公共设施当成游乐设施,不玩危险性游戏。
4.同学间需友好相处,坚决拒绝打架斗殴与校园欺凌。若遭遇欺凌(如言语侮辱、肢体冲突、孤立排挤等),或发现他人被欺凌,需第一时间向班主任、德育处老师或家长报告,切勿隐瞒。
三、校园消防安全:知规范,会自救
1.教室、实验室、宿舍等区域严禁携带火种、易燃易爆物品,无人时需关闭电器、照明开关,发现设备异常及时上报。
2.宿舍内不使用明火、不抽烟、不焚烧杂物,严禁私拉乱接电线、使用大功率电器(如电热毯、煮蛋器),禁止携带违禁物品,充电宝、手机等。离开时切断所有电源。
3.实验室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使用电炉、酒精灯等设备时,周围不得放置可燃物,全程在老师指导下操作,掌握消防器材(灭火器)使用方法。
四、防诈骗安全:辨真伪,守钱财
1.家长需警惕 “家长群、班级群骗局”,收到“扫码交费”“转账”“代买物品”等通知时,务必通过电话、微信视频等方式向班主任核实,不急于转账,留存证据以防被骗,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。
2.教育学生不轻信网络陌生消息,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、不与陌生人屏幕共享,不泄露验证码、支付密码、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,任何理由的转账要求均需拒绝并告知家长。
3.学生不参与“校园贷”“刷单兼职”“免费送礼品”等诈骗活动,遇他人诱导转账、索要财物时,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。
五、食品与校外安全:讲卫生,避风险
1.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,不喝生水,不吃不洁、过期、变质食品,少吃高盐、高糖、油炸食品,不购买校园周边“三无”零食。
2.学生不进入网吧、酒吧、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禁入场所,不与行为不良人员交往,不参与吸烟、喝酒、打架等行为。
3.校外活动需提前告知家长“去向、同伴、内容、归时”,低年级学生外出需由家长接送;不前往施工区域、电力设施附近、铁路沿线等危险场所,遇陌生人搭讪、跟踪时,尽快向人群密集处靠近并呼叫求助。
六、家校协作:尽职责,共守护
1.学生若无法按时到校、或需提前离校的,家长需提前向班主任履行请假手续;有特异体质(如哮喘、心脏病)、特定疾病(如过敏)的学生,家长需主动告知学校,以便安排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。
2.家长需主动学习安全知识,定期开展家庭安全教育,监督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、不沉迷网络,引导孩子远离危险玩具与不良信息。
安全是成长的基石,让我们家校携手,共同为孩子们筑起安全防线,助力全体学生在新学期健康、快乐、有序地成长!